兒童自然生態展
勞動與法論文集III: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、勞動契約

勞動與法論文集III: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、勞動契約

  • 定價:550
  • 優惠價:95523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495
  • 運送方式:
  • 臺灣與離島
  • 海外
  • 可配送點:台灣、蘭嶼、綠島、澎湖、金門、馬祖
  • 可取貨點:台灣、蘭嶼、綠島、澎湖、金門、馬祖
  • 台北、新北、基隆宅配快速到貨(除外地區)
載入中...
  • 分享
 

內容簡介

  作者過去幾年之學術研究領域,大致有憲法學與勞動法學兩類文章,呈現面前的«勞動與法»三冊論文集,就是後者的一些作品,包括第一冊的«勞動法基礎理論與法制發展»、«同盟與集體勞動法»,第二冊的«勞動與公法»、«全球化與勞動人權»,以及第三冊的«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»、«勞動契約»,合計30篇論文,呈現作者的核心關懷與興趣:辯證式理解下的國家與勞動,法與社會權力關係。
 

作者介紹

作者簡介

林佳和


  【現職】
  政治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
 
  【學歷】
 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學博士
  德國布萊梅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

  【講授科目】
  勞動法學
  國家學
  憲法基本權
  國家理論
  運動法
 

目錄



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
台灣勞動爭議的行政調解
──國家性認知、勞動法貫徹困局與ADR本質的微妙暨緊張關係
一、前言/3
二、台灣勞工運用勞資爭議調解制度的觀察
──一個法社會學上「法之發動」的選擇偏好?/5
三、作為ADR類型之調解制度的理論本質/11
四、調解制度的模式選擇與德國法制史的發展觀察/19
五、本文看法:調解制度的正確理解──基於勞動關係本質的出發點/23
六、附題:調解之外的行政非正式處理手段──協調/29
七、結構性框架的找尋:何種國家性認知?/33
八、展望:落伍的國家性認知與勞動法貫徹困局下的勞資爭議ADR?/37

自由、管制與協商的辯證
──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的法政策選擇分析
一、前言:論文問題意識/41
二、大量解僱「保護」制度──可以保護什麼?/44
三、台灣的立法選擇──要「保護」什麼?/51
四、國外參考一:歐盟的大量解僱指令/55
五、國外參考二:法國解僱保護制度的演變/58
六、大量解僱的協商程序──協商內容與協商的正當性/66
七、結論/78

《提升能力,不要解僱》
──金融危機下的德國勞動市場對策:理解與判讀的嘗試
一、前言/83
二、前提理解:德國勞動市場政策體系/87
三、兩次景氣包裹方案的主要內容/90
四、勞動市場對策核心:短工實施與短工津貼發放/93
五、聚焦:所謂短工實施之重大停工──30項內涵之說明/100
六、結語/113

企業需求與勞動保護的拉扯
──彈性工時的理論與實踐
一、前言/115
二、概念前提:勞動彈性化=解除勞動保護管制?/116
三、勞動彈性化的正當性一?所謂勞動世界的變遷/120
四、勞動彈性化的正當性二?所謂社會個人化發展/125
五、正確的理論觀察向度:不均衡命題與勞動彈性化/131
六、彈性工時實踐:8種常見模式的陳列與分析/140
七、結語:兼顧企業需求與勞動保護之彈性工時模式是否可能?/157

勞動契約
勞動契約的管制與自治
一、問題意識與處理面向/161
二、前提一:勞動契約作為債法契約與人格面向/164
三、前提二:勞動契約與勞動法之特殊自我認知/175
四、前提三:勞動契約與經濟全球化之時代氛圍/179
五、中間結論/185
六、形式一:管制中的自治── 勞動強行立法與行政/187
七、形式二:自治中的管制── 勞動契約衡平性控制/195
八、形式三:管制與自治之交錯──集體形成下的勞動契約/202
九、結語:自治才是王道?──交織火網下的勞動契約管制/208

社會保護、契約自由與經營權
──司法對勞動契約的衡平性控制
一、論述前提:社會國與契約自由緊張關係中的勞動法/215
二、問題的提出:勞動契約的衡平性控制/232
三、勞動契約的衡平性控制:德國的理論與實務/235
四、勞動契約的衡平性控制:台灣的實務發展/269
五、結語/300

各國同值同酬規定之比較分析
──以歐洲法暨德國法為中心
一、前言:問題意識與研究範圍設定/301
二、歐洲法層次之同值同酬原則/302
三、聚焦:德國同值同酬原則之理論與實踐──從德國
四、勞動法釋義學上同值同酬原則之操作/330
五、結論/339

營業移轉與勞動關係命運
──勞動合同法第33、34條之理論與實踐考察
一、前言/341
二、勞動合同法第33、34條之體系前提:企業併購概念/343
三、精準的合併與分立概念?所謂經濟單位作為移轉客體與同一性不變要件/353
四、所謂勞動合同繼續有效的正確理解──移轉、權利義務與解僱禁止/359
五、結語/376
六、附錄/377

Mobbing:勞工人格權之特殊侵害型態
──以德國法為中心
一、前言:勞工人格權── 一個被遺忘的侵權行為法問題?/387
二、Mobbing:典型案例、定義、態樣與影響/392
三、Mobbing之損害賠償問題/417
四、結語/438
 

  2005下半年開始展開學術生涯以來,累積了不少學術研討會或論壇之發表著作,然後就多藏諸私下,未留下甚麼痕跡。幾乎不曾主動投稿學術期刊的我,自然沒有任何「西哀」(SSCI、TSSCI),即便敝帚理應自珍,但還是想集結問世,作為一個人生階段的註記。

   我的知識關懷與興趣甚廣,但總跟嚴謹的學術要求未必相稱;著眼法學領域,粗略說來,大致有憲法學與勞動法學兩類文章,呈現面前的《勞動與法》三冊論文 集,就是後者的一些作品,再進一步以主題歸類下,包括第一冊的《勞動法基礎理論與法制發展》、《同盟與集體勞動法》,第二冊的《勞動與公法》、《全球化與 勞動人權》,以及第三冊的《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》、《勞動契約》,合計30篇論文,幾近全部未曾正式期刊發表。

  我不想當馬克思口中四 處招搖撞騙的普魯東,以跨足不同領域為譽,實則敗絮其中,還是先出版過去幾年著墨較多的勞動法著作,其他領域的嘗試就待時日良辰,如果有緣。有些過去幾年 投注不少心力的論文或研究,這次並未收錄進來,因為在擴大改寫成個別專書中,至少計劃如此,特別是關於勞動基本權、勞動訴訟法、罷工法、共同決定與勞動派 遣這幾項「大議題」,當然行動總趕不上心思,未來之取捨勢必難違。有些聯繫勞動法學與憲法學角度的文章,適合的就放入第二冊的《勞動與公法》中,感覺公法 味道顯然較濃的,就留待以後的《國家與法》中,當然,篇幅考量也是一項因素。

  幾篇論文的某些論述重疊或類似,還請見諒,因為思緒往往 是一致的,難以全然擺脫,個人在某些時間點的力有未逮,只得權充,當然也是原因。曾經表達最深的自我期許:發掘事物的奧秘,並從中證明自己的力量(亞里斯 多德);幾年看來,遺憾的,不但未必能發掘奧秘,自己的力量也微乎其微,留下紀錄,竟成僅剩的療癒。

林佳和
2014年2月28日於木柵家中
 

詳細資料

  • ISBN:9789862554210
  • 叢書系列:實務法律-社會/勞動法
  • 規格:平裝 / 456頁 / 15 x 21 x 2.28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  • 出版地:台灣

最近瀏覽商品

 

相關活動

  • 【人文社科、生活風格】堡壘文化|奇光|雙囍|廣場,電子書聯展, 單本88折,雙書82折!
 

購物說明

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,或有特殊作業需求,建議您可洽詢「企業採購」。 

退換貨說明 

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(含例假日)。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。 

辦理退換貨時,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(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、配件、贈品、保證書、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,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)。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,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。 

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 

  • 三采全書系
  • 歐萊禮社方展
  • 尖端月